Loading...
其实这个问题,是在削弱樊振东和陈梦显露出来的精神力量。
我认为樊振东和陈梦都不是精神内耗的人。如果会精神内耗,樊振东撑不过巴黎周期,陈梦拿不到巴黎奥运金牌。
精神内耗是向内的,是一种自我对抗,无谓消耗自己的精神力,比如自我怀疑,过度自我分析,自我情绪冲突,容易负面思考,害怕失败等等。
作为运动员,自我怀疑就很难在赛场上坚定,不够坚定,就很难取得比赛胜利。运动员精神内耗,还可能会容易陷在过去的比赛中,反复回想过去输过的比赛,反复假设当时如果怎么样比赛结果可能就不一样这种状态。
但是樊振东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这件事情,不要被过去影响你。
樊振东早年已注销的微博slogan
他的各种采访中都能看得出来,他会复盘过去的比赛,但不会纠缠于过去的比赛,他一直都是向前看的,目光的方向一直都是未来。不会沉溺于过去的荣光,也不会被过去的失败囚禁。
即便是对巴黎奥运会的回顾,对于人生中最重要也最艰难的比赛经历,他都是一贯地平静、理智、清醒。如果他会精神内耗,就巴黎周期的这种历程,他就不可能走得到最高领奖台。
《乒乓世界》2024年10月刊樊振东专访
《乒乓世界》2024年10月刊樊振东专访
虽然想得到不代表一定能做得到,但是樊振东从出道到现在,在各种比赛中、采访中显露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,远远超过我们普通人的想象。我时常想,这大概是为什么樊振东会有行业大佬、高管球迷的原因,试问哪个人在面对重要时刻踌躇不前内心彷徨时,看到他的比赛不会感到震撼。
而陈梦,我觉得巴黎奥运会的女单决赛赛场,已经说明了一切。她在这样的赛场环境下依旧专注于自己的比赛,这份精神力量已经足够让人动容。
《人物》杂志的专访也很好地剖析了她自己。
《人物》杂志陈梦专访
与此同时,樊振东自己的微博博文是巨大心理消耗,不是精神内耗。
樊振东宣布退出世界排名的微博博文
心理消耗是指心理损耗,定义范围更广,包含应对外部问题的精神消耗,也包含了应对自我问题的精神内耗。也就是说,精神内耗属于心理消耗的一部分,而心理消耗,不完全是精神内耗。
而樊振东在巴黎周期留下了巨大的心理消耗,知道他经历的人,都知道这是属于应对外部问题的心理消耗,而不是他自己的精神内耗。